今天是:

新闻资讯News

专注中国英语项目:www.rd-edu.com 欢迎访问!
当前位置:首 页新闻资讯

线下学习对接线上学习的几点思考

作者:  来源:本站  发表时间:2020-11-5 15:30:51   浏览: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背景下,线上学习成为让学生“停课不停学”的重要途径。这场以教学组织形式变革为显性特点的“教育试验”,其改革涟漪已遍及德育、教学、评价、教师专业发展、家校关系、管理等教育各要素,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学生回归线下教育的发展。只有以线上学生学习的分析为基础,厘清其符合教育规律的关键,才能在“线上 + 线下”混合学习的迭代升级过程中,为百姓提供更好的教育。


从“生活”出发,探讨德育


线上学习过程中,空间的分离大大降低了教师对学生的控制力。学生的自律、时间管理变得异常重要。疫情期间,居家生活时间延长,应对焦虑、学会独处成为迫切的现实需求。面对这样的现实,长宁通过微信公众号、个别辅导等各种方式推送有关自主学习、心理辅导、亲子关系处理等方面的指导提示。同时,结合疫情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体会医疗工作者大爱无私的奉献精神,思考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受到广泛好评。


让学生形成相对稳定的道德行为,势必培养其具备相应的道德思维水平。疫情期间,一线医护人员的无私奉献、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精神,都可以成为学生道德培养的鲜活教材。聚焦学生身边的现实生活,用学生关心关注的事物,引起学生思考,甚至是认知冲突,才能帮助他们爬上一个个思维台阶。同样,培养学生的行为规范,只有聚焦他们的现实需求,在分步骤的指导、练习和强化过程中,学生才能自觉进行自我监控,逐步改进。疫情中这类行为规范培养、心理辅导、道德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的原因之一正在于此:它不是从预设的需求出发,而是从现实的需求出发;不是从一般普遍的生活出发,而是从当下的生活出发,关照学生的现实生活。


基于这样的理念,线下进行道德教育、行为规范培养时,一方面,要继续关注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思维特点,将围绕疫情开展的各项德育活动由线上搬到线下,在不同学段开展各有侧重的教育活动;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学生对周围生活事件的兴趣和关注,丰富他们的生活内容,增强体悟和感受,培养家国情怀和责任意识。


从“学习”出发,设计教学


线上学习实施初期,教师普遍感到焦虑,感觉“抓不住学生”。其症结在于线上学习客观上造成教师和学生空间上的分离,教与学的时时互动程度降低了,教师无法通过学生的及时反馈相应地调整教学节奏和重点。这意味着教师必须从教学设计环节开始就格外关注“学习”规律。因此,无论是教学流程的确定还是教学方法的选取都更多地从“学习”出发,尊重规律、激发兴趣,促进学生即使不被“管”在教室里,仍能投入学习。


基于此,长宁一些学校给教师布置任务:“结合线上学习案例,思考如何教才能更好地实现学”。一方面让教师结合录像课后的师生互动和学生作业反馈,思考哪些教法符合学习的规律,并将这些思考整合进今后的现实教学当中。另一方面,也通过线上学习的契机,提醒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学,更加有意识地从“学”出发设计课堂教学。除此以外,作为录播课的补充,长宁很多学校以前期区域推进作业开放性研究为基础,以这次疫情为主题,集生物、化学、语文、艺术等学科知识指导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看到学生翔实的研究过程、丰富的研究成果,可以想见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潜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线上学习,长宁的教师已经普遍接受、掌握了这种教学方式,甚至能够灵活应对和给予辅助补充。线下学习后,仍然要从“学习”出发紧凑地开展系列工作。首先需要对学生的自主学习状态和在家学习成效进行系统评估,针对不同的学习需求跟进有针对性的学科学习指导和学习方法指导。其次,探索构建“线上 + 线下”混合式学习区域推进机制,进行线上学习资源的积累、整合、分析和适用条件的研究,探究“线上 +线下”学习的组合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


从“数据”出发,开展评价


上海大多数中小学校的线上学习采用了全市统一的录像课,由“观看录像 + 师生互动”两个环节组成。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被人为分离,教师无法从学生听课的表情、动作、问答之中 及时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就是说,教师无法从互动的“感觉库”“经验库”中选取信息、进行评价、作出教学决策。为了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被迫”更加重视互动环节中学生提出的问题,以及课后作业的布置和反馈。基于对这些实证数据的分析,判断学生学习的效果,作出进一步辅导的决策。


长宁非常重视基于数据的教育评价,区域教学质量分析、教研员能力建设,均以循证为基础开展。这已经成为长宁教育当前以及未来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之一。与此契合,当前线上学习使得每一位教师都意识到“数据”积累和分析在评价中的重要意义。今后,要持续推进从仅仅基于现场的评价转为还要基于数据的评价,从仅仅基于内在经验的判断转为还要基于外显数据的判断,从仅仅依赖于个体经验的纵向积累转为还要依赖群体数据的横向积累。借助于信息化手段,实现大数据的积累和分析,为实现因材施教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


从“课堂”出发,发展教师


线上学习所带来的课堂教学形态的变化,让教师如临大敌,无论是参与课程录制的教师还是其他教师都经历了焦虑、接受、思考、行动、反思一系列过程。为了给教师有效支持,市、区、校三级教研团队立足于“课堂”开展教研活动,形成了系列基于新型课堂的教师团队专业发展机制。


在区域层面上,长宁教研员一方面配合市录课活动,另一方面带领教师开展网络教研。一是研究集体线上学习环境下的班级管理问题;二是研究教、学、互动分离条件下的师生互动内容、形式和成效问题;三是研究在线课堂背景下作业设计、布置和反馈等教学延伸问题;四是研究远程基准教学要求下教学质量监测、评价方式问题。长宁很多学校也通过团队的力量专门开发了系列微视频,作为市区教学资源的有效补充。


线上学习之所以激起教学研究的新高潮,是因为教学组织方式和课堂教学形态的新变化。为了保持教师对课堂教学研究的兴趣,长宁很多学校让教师反思“既然线上学习二三十分钟能够教完一节课,为什么现实教学要用更多的时间?其他时间哪里去了”“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如何有效整合”之类的问题。其目的是借助线上学习的契机,让教师对比思考现实课堂教学,探究各自优势所在,以及如何更好地发挥这种优势。为教师突破课堂的时空限制,适应未来教育作好铺垫,为其专业发展开拓更多的增长点。


从“学生”出发,链接家校


线上学习在空间上模糊了家庭和学校的界限,让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有更加直观和全面的认识——不仅了解孩子的学习结果,还了解他们的学习过程。在此基础上,长宁倡导教师与家长及时沟通,通过分析孩子的学习态度、方式、效果,展现教师的专业和责任感,传达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这样更容易取得家长的认可和配合,形成家校共育合力。


以线上学习时期良好的家校共育状态为基础,后续的家校关系可以从双方共同关心的“学生”出发,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建立信息沟通、理念认可、资源整合三个层面的家校链接系统。信息沟通讲究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信息发布的全面性和及时性,比如将学生成长报告代替学习成绩,不仅包括学业成绩,也包括好人好事;不仅有学习结果,还有学习过程、学习习惯等。理念认可讲究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整体教育理念、教育活动,针对孩子个性化的教育方式和侧重点,旨在让家长认可学校、支持学校。资源整合主要是在学校课程、学生指导等方面引入家长资源,让更多的学生得以共享。这样,家长不再是学校教育的旁观者,而成为与孩子共同成长的参与者。


从“教育”出发,实施管理


上海市支持线上学习的录像课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开放,为了保证教育公平,重点关注基于标准的教学,强调不抢跑、不越线。与保证所有的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一样,给不同的孩子提供适用的教育资源也是教育公平的题中之义。因此,长宁根据区域特点,整合学科微课、特色课程等教育资源供学校选用,区域内很多学校也开发了基于学生需求的校本补充资源。


线上学习期间,长宁不仅形成了市—区—校三级教育资源支持系统,而且构建了新的教学方式的研究和支持机制,由行政牵头,教研、信息、师训、科研等部门共同参与,为线上学习提供硬件支撑、促进资源共建共享、开展教师培训、提炼优秀经验。


教育管理对学生个体特点的关注和多方合作模式的形成已经在基础教育领域得以提倡,在线上学习的特殊条件下得以进一步践行和体现。以此为出发点,要深入探索面向未来教育的管理模式。比如,教育是用人类传统的智慧结晶为未来培养人才,是学校的责任,也是社会的责任,因此教育管理要主动打破学校围墙,邀请家长、社区参与学生培养。再如,教育将越来越注重学生的个性成长,教育管理要善于运用大数据,善于运用线上学习等信息化手段,让教育教学实现与每一个学生个体的精准对接。


冬天已经过去,春天已然来临。长宁教育在保障师生安全健康的前提下,将进一步研究、部署线下与线上学习的对接工作,支持“线上 + 线下”混合学习的新形态,确保学生获得更加公平、包容而有质量的教育。


(本文作者系上海市长宁区教育局局长)


  • 联系电话:010-82329445-9
  • 联系传真:
  • 联系邮箱:1732289528@qq.com
  • 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东路8号汇园国际F座

© 2009-2022 rd-edu.com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1035109号-2

在线客服

  • 在线客服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
  • 技术支持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
  • 在线客服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
  • 测试客服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
  • 在线留言
 仁德国际教育